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7.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判断题1.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锻炼。(错)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分角色读。(错)3.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识字的要求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个左右会写。(对)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错)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2.什么是语文素养?答: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3.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4.什么是自主学习?答: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论述、材料分析题1.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小组成员学习目标不明确或难以实施。第二,没有充分独立的自学基础。第三,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四,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五,为合作而合作,不该分工的分了工,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不顾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如何处理?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3.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