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铁化合物的性质【目标】1、让学生了解铁化合物的种类、物理性质。2、使学生理解铁的氧化物、盐、碱之间的相互转化。3、使学生能根据铁盐的性质,学会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4、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解决、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重点】铁的氧化物、盐、碱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过程】1、引入(3分钟)大家看过《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吗?里边的淘气鬼—刘星,有一次发现有个玩具一动开关,就会喷出血红色的液体,如果刚好对准鼻孔,好像鼻子流血了,大家还记得吗?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老师可以变个魔术,让他的胳膊也流血,还一点也不痛(假装流血事件)?学生上来,完成魔术。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今天的铁化合物的性质,大家就可以解释了。2、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的“基础知识”、“交流讨论”(10分钟)3、小组交流,解决疑难(5分钟)4、学生展示,师生共同学习(20分钟)1)第一组展示“铁氧化物的性质”,教师在黑板上标注。【教师强调】:Fe3O4中铁的化合价,然后学生就很容易得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2)第二组展示“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教师标注,是不是果真如此呢?学生自愿上讲台做实验(教师指导)——解释,并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时得出结论:(1)Fe(OH)3红褐色沉淀,Fe(OH)2白色沉淀(2)Fe(OH)2不稳定,Fe2+不稳定。3)第三组展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教师强调】: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必须有升、有降2Fe2++Cl2==2Fe3++2Cl-2Fe3++Fe==3Fe2+【扩展】除去Fe3+中的Fe2+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Fe2+中的Fe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四组展示“Fe3+的特性”学生首先书写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学生自愿上讲台做实验(教师指导)——解释“假装流血事件”【教师强调】这是Fe3+的特性:Fe3+遇到KSCN就会变血红色溶液。5)抽学生完成“交流讨论”中的问题。A.学生回答:“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制得的白色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教师强调】隔绝氧气。(用加热后的蒸馏水配制溶液、液封等)B.学生回答:“检验Fe3+的方法”:方法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证明是Fe3+;方法二: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是Fe3+【教师强调】语言表达:操作、现象、结论C.学生回答:“检验Fe2+的方法”:方法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很快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则证明是Fe2+;方法二: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通入CI2,则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是Fe2+的【教师强调】高锰酸钾、硝酸等氧化剂也能使Fe2+变为Fe3+D.学生回答:“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片(成分为硫酸亚铁)外边有一层糖衣,为什么?”【教师强调】人体需要的是Fe2+E.学生回答“如何长时间保存FeCl2溶液?”(放少量铁粉,或放个铁钉)5、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并讲解(8分钟)5分钟后核对答案,有问题的抽学生讲解,教师再强调。6、小结(学生先总结,教师再补充)(4分钟)收获:铁的氧化物、盐、碱之间的相互转化;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7、作业:课后题【板书】铁化合物的性质FeOFeCl2Fe(OH)2FeFe3O4Fe2O3FeCl3Fe(OH)3【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