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如下表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100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不包括()A、工业生产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B、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C、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4、下列有关苏联国民经济计划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排斥市场调节,统得过死B、具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C、节约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D、导致企业缺乏应有活力5、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严重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A、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B、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D、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二、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主要表现是什么?(2)苏联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和借鉴?2、中国、苏联(苏俄)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活动一: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活动二: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2)材料中“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和“失误”各举一例。三、讨论探究1、为本课内容列一个大事年表。2、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有哪些具体表现?它给了我们那些启示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