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立方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②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过程与方法:从具体的计算出发归纳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讨论立方与开立方的关系,研究立方根的特征,最后介绍实用计算器求立方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立方根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能力;通过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类比学习的数学思想;通过探讨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可以将求负数的立方根转化为求正数的立方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求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二、探索归纳:1.探索: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m,则x3=27,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因为33=27,所以x=3,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m。2.归纳:①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②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x=3√a,3√a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3√a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③开立方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3、探索立方根的特点: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思考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1)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2)因为()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3)因为()3=0,所以0的立方根是();(4)因为()3=−8,所以−8的立方根是();(5)因为()3=−827,所以−827的立方根是()。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负数和零三方面去归纳总结立方根的特点。归纳: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4.探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填空:因为3√−8=___,−3√8=___,所以3√−8___−3√8;因为3√−27=___,−3√27=___,所以3√−27___−3√27由上面两个例子可归纳出:一般地,3√−a=−3√a。注:这个关系对于正数、负数、零都成立。求负数的立方根时,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然后再确它的相反数。三、应用: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3√64(2)3√−125(3)−3√2764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解。解:(1)3√64=4(2)3√−125=−5(3)−3√2764=−34例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3=0.008(2)x3−3=38(3)(x−1)3=−8分析:此题的本质还是求立方根。解:(1)∵x3=0.008∴x=3√0.008∴x=0.2(2)∵x3−3=38∴x3=278∴x=32(3)∵(x−1)3=−8∴x−1=2∴x=3四、随堂练习:1、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___,如果3√1−a=1−a,则a=___。2、−√64的立方根是____,(−4)3的立方根是____。3、已知3x+16的立方根是4,求2x+4的算术平方根。4、已知√x+3=4,求3√(x−10)3的值。5、比较大小:(1)3√1.2__3√2.1,(2)−3√23__−3√34,(3)3__3√7五、课堂小结1.立方根和开立方的定义.2.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的特征.3.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六、布置作业课本第51-52页习题6.2第1、3、5、6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