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应遵守的15个原则1.实验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例如,鉴别Na2SO3和NaI,在试剂的选择上就不宜选用硝酸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再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2.实验的可行性原则实验方案应切实可行,实验条件实验室中能达到,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3.实验的简约性原则实验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尽量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选择。选择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4.实验操作安全性原则实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使用,应在实验时尽量减少使用量,且必需按规定操作,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5.防倒吸原则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分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再熄灭酒精灯。6.事故处理原则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7.试剂浓度尽可能低原则在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指明了药品浓度,有些实验没有指明了试剂浓度。若试剂无浓度限制,尽可能用低浓度溶液。化学实验应具有绿色化学的特点,尽可能地降低实验药品浓度,减少药品的损耗,预防环境污染。课本中给定的浓度也可改进降低,如指示剂酚酞、石蕊等原浓度为0.5%~1.0%,经改进可减少到0.1%~0.25%。Q8.冷凝回流原则若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物的沸点较低又较低,则反应中反应物极容易变为气体离开反应体系,所以该类反应常采用长垂直导管或冷凝管等方式对反应物进行冷凝回流。9.防暴沸原则对于一些密度较小、熔沸点又较低的反应物,加热过程极容易发生剧烈沸腾现象,而使实验失败,因而实验中往往在反应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10.防漏气原则实验中为保证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反应中漏气造成实验失败或环境污染。11.防爆炸原则可燃性气体参与的反应,反应前需将装置中空气赶出,以防加热时装置发生爆炸发生危险;点燃气体之前需验纯,以防点燃发生爆炸。12.尾气回收原则反应产生的尾气大多能污染环境,实验中必需对尾气进行回收,如Cl2、SO2、NOX可用NaOH溶液吸收。13.废弃物处理原则实验中废弃物必须防在指定位置,如废液防在废液缸中(分酸性、碱性);纸片、火柴梗等放在废纸篓中。演示实验中应准备好放废弃物的烧杯。能回收重新使用的应回收再使用。14.试剂价格尽可能低原则实验中尽可能选用价格低的试剂,或实验室中存在的试剂,若有NaOH则不用11KOH,AgNO3等价格较高的试剂尽量少用。15.实验探究性原则化学实验是引导探究性学习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对实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通过启发质疑、自主探讨,让学生亲自得出结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