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2、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其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3、嵊泗是个易旱缺水的海岛县.现在依靠海水淡化技术,每天可生产6600吨淡水,解决了缺水问题。该技术(原理如图所示)采用对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溶剂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很难透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海水中溶质质量增加B.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C.浓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解决了缺水问题,就可以不用节水了4、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制取镁的反应的是()5、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或相关应用不正确的是()A.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B.根据金属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图,判断人类开发和使用金属的年代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材料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7、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A.食盐(NaCl)和细砂B.水和酒精C.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D.蔗糖和味精8、20℃时,往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9、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10℃含l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仍饱和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10、右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11、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A.等于5.6gB.大于5.6gC.等于1.6gD.小于5.6g1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CO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BH2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N2O2通过炽热的木炭D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13、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B.NaHCO3C.Ca(OH)2D.NaCl14根据图4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8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15、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二、填空题(29分)16、兴建“海上潍纺”,旨在充分开发我市濒临的渤海资源,造福潍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