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吴清杰教学内容:1000以内数的认识(P68、69例1、例2)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4.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5.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6.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1000以内数的方法,识计数单位“千”。7.运用计数工具,让学生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让学生在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9.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教学重点:正确数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数法;建立数位的概念。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等。教学设想: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欣赏照片时,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1、给学生提供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2、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体育馆”的主题图(2)师: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2、师:用100以内的数能表示吗?由需要引出。(揭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学习P68页主题图学生独立数数,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一个一个地数,到10以后由10个10个地数,到100以后,一百一百地数,做适当地板书。如下: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下面我们进行数数比赛,你会一个一个数到十?你会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吗?你会一百一百数到一千吗?4.小结: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讨论。(如果数的数量非常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让学生会在操作中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做一做(强调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法)(1)、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2)、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注意学困生的辅导。二、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出示例2出示计数器上的数请学生读出来,再试着学生试写,再集体讲解。师: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应该怎么写呢?用0表示。怎么读?哪里的0读,哪里的0不读呢?(中间的0读,末尾的0不读)上面的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做一做三、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