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采集经济→种植经济a.主要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种植经济b.地域的差别?(南稻北粟)神农尝百草思考:我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出现的?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农业的起源“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百草经》南方(云南米线)北方(兰州拉面)思考:为什么出现不同的饮食习惯?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农业的起源先人制作的可爱陶猪6000年前的炭化稻谷伴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思考:两幅图能够反映出什么问题?农业的起源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不同说法)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采集经济→种植经济a.主要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种植经济b.地域的差别?(南稻北粟)2、畜牧业的发展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c.??二、农具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思考:说说这些农耕工具改进之处?材料、动力方面;反映生产力的进步。二、农具的改进二、农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远古和商周:石、木、骨等•春秋战国:铁农具•汉代:牛耕得到广泛推广•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定型)牛耕、改良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得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战国中期,铁犁用于牛耕)•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筒车▲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正是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实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历史纵横:传统的精耕细作带来了什么?•而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00-24倍。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三、水利的完善:上古时代大禹治水闲时多栽树功德减天灾洪水化作甘露家园好气派大禹大禹听着你的话语怎不无限感慨大禹大禹世界本由人类来主宰来主宰——2008年央视青歌赛歌曲你可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你可知道滔滔奔流谁主宰是谁领着百川归大海是谁把那山水巧安排一心护生灵两脚断山脉三过家门不入四千年痴心不改…水利的完善:★批准时间:2000年11月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遴选标准:•年代久远、唯一留存•地形复杂、生物多样•因时制宜、技术高超•经久不衰、利在千秋三、水利的完善三、水利的完善•春秋战国:都江堰等(“水旱从人”)•上古时代:大禹治水•两汉之际:治黄河、坎儿井四、耕作方式的变化思考:商周为何需要“众人”?何时改变?农具原始,需要协作。春秋后变化。◆甲骨文“(王)大令众人曰,(xie)田。”材料1黄梅戏《天仙配》中“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思考:⑴材料1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方式?材料2教材P5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的描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县远官事少,山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材料3教材P6“阅读与思考”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