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ab南山区2017年九年级三模物理化学合卷物理卷(共6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4.下图中,关于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敲音叉,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图乙波形图,说明音叉a、b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图丙用B超探测婴儿,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图丁紧靠内环路的房子,为了减少噪音干扰,最好的方法是戴防噪声耳罩【答案】C【解析】A.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由于振动,乒乓球被弹开,故A错误;B.音叉发出的声音圆润悠扬,发出的是乐音,音叉的振动是规则的,声音的波形也是规则的,因此B图中a、b都是音叉,图中a、b的频率不同,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的,故C正确;D.图丁中为了减少噪音,最好的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等,故D错误。故选:C.【题型】单选题【分值】1.5分【一级知识点】声现象;声现象;声现象;声现象【二级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利用;噪声;音调【三级知识点】声音由振动产生;声与信息(次声波、声呐、B超);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难度等级】2【能力结构】理解【答题所需时长】较短九年级理化试卷第1页共16页A.手影的形成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15.下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答案】C【解析】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正确;D.演员在镜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题型】单选题【分值】1.5分【一级知识点】光现象【二级知识点】光的折射【三级知识点】光的折射【难度等级】2【能力结构】理解【答题所需时长】短1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答案】A【解析】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九年级理化试卷第2页共16页因此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题型】单选题【分值】1.5分【一级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二级知识点】眼睛及视力矫正;眼睛及视力矫正【三级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难度等级】3【能力结构】综合分析【答题所需时长】短17.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秋天,清晨小草上出现露水B.切开的萝卜过几天后干瘪了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有水珠形成D.夏天,水管外壁有水珠出现【答案】B【解析】A.秋天,清晨小草上出现露水,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切开的萝卜过几天后干瘪了,是里面的水分蒸发了,蒸发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有水珠形成,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夏天,水管外壁有水珠出现也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题型】单选题【分值】1.5分【一级知识点】物态变化【二级知识点】汽化和液化【三级知识点】汽化【难度等级】3【能力结构】理解【答题所需时长】短18.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答案】D【解析】A.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九年级理化试卷第3页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