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少年闰土》教学设计《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祭祀、祭器”等词。2、通过思辨,习得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3、通过比较阅读,尝试根据对话写画面。(教学流程)一、检查预习1、了解闰土。2、字词检查。祭祀、祭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二、探究外貌的写法1、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找出课文对闰土模样的介绍,试着用简短的文字概括。2、反馈沟通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见人怕羞3、经过这么一概括,少年时闰土的形象就在鲁迅的笔下定格了。一看到这四个词,我们就知道他就是闰土。那么鲁迅先生写闰土的模样有什么特点呢?4、四人一组抓住“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见人怕羞”学习探究外貌描写的方法。反馈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外貌特点来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比较阅读,迁移运用1、闰土带来了哪些新奇事?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反馈: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田刺猹、沙地观鱼2、这些新奇事用什么形式写下来的?(对话)3、“瓜田刺猹”对话形式和第一自然段进行对比阅读,你有什么发现?反馈:第一自然段鲁迅先生根据对话展开了联想,形成了一副有声有色的画面。4、能否也像课文那样,听着闰土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沙地跳鱼”,你眼前会呈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幅画面,写下来。5、反馈沟通。《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3、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二、教学重点:闰土给我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鱼儿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同学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介绍一个人物。三、教学难点:文章中出现的“四角的天空”,现在的学生很难体会和把握什么是四角的天空。通过解读让学生体会“我”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闰土生活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以笔为“武器”,同敌人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课件出示鲁迅的画像)你对他又有那些了解呢?生:介绍鲁迅的有关资料。(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并齐读课题)(二)品读感悟,体味人物形象1、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2、认真研读,感受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闰土给我讲了几件事,并把相关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3、研读雪地捕鸟。体会闰土具有怎么样的特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聪慧能干。4、对了,闰土介绍捕鸟的过程我们体会到他的聪慧能干的特点,这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他的聪慧能干呢?(生标动词)扫,支,撒,看,拉,罩。5、指导学生怀着这种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这部分对话,来认真体会闰土的聪慧能干。6、小组合作,研讨其他事件,进一步感悟闰土的形象。集体汇报沟通。(三)体会“我”的情感变化1、出示课文插图。师: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在说看瓜刺猹的时候是怎么样说的呢?我们把这两个小伙伴请出来(出示两个小伙伴的插图)。师:哪个是我,哪个是闰土?2、听了闰土的话,我又有那些感受呢?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指导朗读(四)领悟文章表达1、文章两次写到了闰土看瓜刺猹,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2、背诵第一自然段(五)拓展延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推举阅读《中年闰土》板书设计:17、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看瓜刺猹《少年闰土》教学设计31、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习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无端、稀奇、如许”等部分词语的意思。3、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慧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2、继续进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