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辅导古诗意象鉴赏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王迪一、什么是意象二、意象的作用一、意象概念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主观情思客观物象二、意象作用总:抒发情感分:1、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渲染气氛,营造意境2、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暗示自己、客观环境3、贯穿全诗,成为线索。自然景观类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思乡、念亲,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流水:多传达时光流逝、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伤感与哀愁。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风:东风:多传达欢欣的情感;西风:多传达寂寞凄凉伤感。植物类杨柳(垂柳、柳枝、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梅、兰: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梧桐:多传达哀婉凄凉之感。萍:多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动物类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鸿、雁、青鸟、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人或事意象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捣衣(捣练)、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二、意象作用(抒发情感)1、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试分析《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渲染气氛:渺茫、凄凉、低沉的气氛2、营造意境: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3、表达情感:悲秋与乡愁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渲染气氛:宁静、美好、欣欣向荣。2、营造意境:宁静的水墨西湖图。3、表达情感:对景色的喜爱。二、意象作用(抒发情感)2、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暗示自己、客观环境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诗人有才华、有理想世风炎凉、人情冷漠生机盎然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人自己暮年心犹壮二、意象作用(抒发情感)3、贯穿全诗,成为线索。意象像璀璨的粒粒珍珠,耀动着自己的清辉光芒,然而时有一根丝线会将零星散落的珍珠穿在一起,串成一挂夺目漂亮的项链。丝线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这条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天刚破晓,船又起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天已黑,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