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教学难点: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领悟到在人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教学方法: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这样安排,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质。第二课时重点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像老王一样的弱势群体。教学过程中渗透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和八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学习的《老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当时作者父母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伛.()荒僻()攥()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惶恐()2、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回答问题。(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2)谈谈老王初印象。四、学习课文(1)速读1—4段,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老王(没名):地位低微蹬三轮车:谋生手段艰苦老光棍:孤独终老半瞎子:生理缺陷破败小屋:居住条件恶劣一个字概括:苦(2)“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提示: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提示: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可看出老王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文中“他哑着嗓子悄悄地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提示:表现了老王憨厚的神态,让作者心中格外感动。(3)默读5—22段,说说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么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带送冰快,车费减半忠厚老实,不贪钱载“我”丈夫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有没钱看病有良心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懂得感恩老王性格特征: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五、指导自学思考①: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动?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提示: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思考②: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呢?你是怎样理解的?提示: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六、课堂小结作者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热情讴歌了老王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待人忠厚、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热爱之情。七、布置作业抄写新学的生字带拼音一个两遍八、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课前检测听写词语①伛②惶恐③荒僻④塌败⑤滞笨⑥愧怍二、导入同学们,我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