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浓浓的亲情。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准备:投影、音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2.简要回顾:(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大、毁灭性的……)(2)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说。大家一起说(了不起)。(师板书)。(二)品读体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了不起的父与子。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走进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读一读2至12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画出来,也可以做批注,开始吧。同学们交流后反馈:从哪儿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第三自然段)师:你能把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投影出示: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感动?师:是啊,父亲此时天旋地转,他怎能接受得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呢?顿时,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生齐读)师:这个画面还有让你感到父亲了不起的地方吗?到底是什么让如此痛心的父亲坚定地站起身来呢?(不论……总……)师:说说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段?(悲伤、佩服……)师:请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师:你们就带着这种感受读,相信你会读得很好。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悲痛欲绝,但又重新挺立的父亲。是这句话在支持着父亲。我们一起来读读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无论……总……)师:你们的眼神已经告诉我,父亲受到打击后的画面已经让我们很受感动。相信父亲还有许多画面让我们感动。请接着谈。生:也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有消防员、警察等好心人劝他。师:你来读一读。投影出示:A: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谁愿意帮助我?”B: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你是不是来帮助我?”C: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好,你抓住了父亲的语言(副板书:语言),有什么发现?(三句话意思一样)师:虽然是一样的意思,可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谁能说说?(恳求、焦急崩溃)师:是的,透过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重复问话,我们读懂了父亲心里有这么多让人揪心的起伏变化,那么,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课文,老师和大家合作。你们就读父亲的话。A:当有些人上来拉住父亲劝说他时,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道:……没人回答他。B:消防队长过来了,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焦急地问:……消防队长没能帮助他。C:警察又走上前来,叫他马上离开。父亲一心要救儿子,听了这样的话,他简直要崩溃了,他问道:……此时,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而震情又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呢?因为父亲对儿子有一句承诺,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不论……总是……)师:从这三句简单的重复问话,我们读懂了他的恳求,他的焦急,甚至有点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师:还有让你觉得父亲了不起的地方吗?(12自然段)读一读。投影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有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挖)师:为什么?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师:还有不同的体会吗?师:这位父亲艰苦地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可是老师不明白,在这个过程中,他做的也许不只是“挖”这一个动作吧,他可能要(刨、扔……)。可是作者就写了一个“挖”字,你从这个“挖”字能体会到什么?师: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坚持,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就让我们定格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