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学科网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学科网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门上的格言非常著名:“劳动意味着自由”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学科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犹太人在被送进杀人中心之前,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苏联摄影师尤金1945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的照片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射杀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人油熬制成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焚烧尸体的骨灰被撒入农田;剥下的人皮被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后来发现了一些精美而奇怪质地的灯罩。如果没有文字说明,谁都不会想到,那些柔和的灯光竟然是人皮在闪耀!“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幸存者们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男性的平均体重35公斤,女性的平均体重25公斤。奥斯维辛,触目惊心的数字……1、40座集中营——1000座中最大集中营2、400万人——被血腥屠杀5、1.4万条人发毛毯4、7.7吨头发3、6000人——1944前后每天焚毁尸体数目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同学们,当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的时候,你们有何感受?可怕、恐怖、惨绝人寰……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来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作者简介:罗森塔尔:罗森塔尔1911年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从小他就酷爱摄影。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上世纪20年代末,他来到旧金山投奔哥哥。1930年,他在“新闻业联合会”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了记者生涯。1944年,他被美联社派往太平洋地区,成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一、整体感知如何划分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导语(1-3段)概述了如今阳光明媚的布热金卡曾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可怕的旅游中心。主体(4-15段)介绍集中营情况,写作动机以及参观者的见闻感受。结语(第16段)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要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课文赏析:(1)今天,人们参观的奥斯维辛是经过复原的,当初德国人为了销毁罪证曾把它炸毁,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能找出德国法西斯的罪行。本文按照空间顺序,写了参观者参观了哪些东西?(2)这篇新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映和感受,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参观者反应和感受的句子。焚尸炉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遇难者的鞋子遇难者的遗物“…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拥挤的囚犯宿舍“…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部分死难者的照片长廊:“…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