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雨霖铃柳永•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有《乐章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写作背景•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却又不得不和心爱的人痛苦分离。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译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译文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一、词中写的是什么事情?抒发的是什么一、词中写的是什么事情?抒发的是什么情感?情感?有情人间的送别离别的有情人间的送别离别的伤感之情伤感之情二、找出二、找出词中的意象词中的意象。。寒蝉寒蝉、长亭、、长亭、雨雨、兰舟、烟波、暮霭、兰舟、烟波、暮霭上片:下片:酒酒、柳、风、月、柳、风、月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有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兰舟:离人送别的常见的景致。雨:秋雨的寒凉会带给人萧瑟的感觉,所以秋雨多表示悲愁之意。烟波、暮霭:给人以朦胧感,表达诗人前路未知的迷茫、茫然。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谐音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寓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离愁象征酒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愁来三、概括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凄美、清幽、寂寥、哀婉……凄美、清幽、寂寥、哀婉……思想情感词的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离后羁旅生活的情状。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四、这首词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1.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小结作者在词中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从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