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课标要求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却发生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俄国。为什么?莫斯科红场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英国的1/6,法国的1/4。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一)客观条件1、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俄国穷人的悲惨生活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一)客观条件1、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2、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俄国是列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一战使沙俄经济陷入困境。因大量劳动力投入战争,全国播种面积较之1909年下降85%,马匹减少500万匹,粮食价格上涨50%,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一)客观条件1、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2、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1916年,仍有20万士兵没有武器,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在战争中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一)客观条件1、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2、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一战中俄国的游行示威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一)客观条件1、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2、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3、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有利时机;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一)客观条件(二)(二)主观条件1、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2、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3、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4、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专制制度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基本特点),说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不成熟。二月革命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奏)1917年4月10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奏)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分别指的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列宁主张用什么方式夺取政权?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奏)2、《四月提纲》:提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争取和平夺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奏)2、《四月提纲》:提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争取和平夺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3、七月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列宁在指挥起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攻占冬宫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奏)2、《四月提纲》:提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争取和平夺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3、七月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推翻了临时政府。三、十月革命的结果1、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选举成立工兵苏维埃政府……经济: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颁布《土地法令》……外交:恢复和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