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MIPSUMDOLOR视觉障碍儿童心理治疗你认识他们吗?1、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阿炳(二泉映月的作者)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视觉障碍定义•视觉障碍(简称“视障”),分为盲和低视力,又称为视力残疾,是指个体不能通过视觉通道感知信息,只能感知部分视觉信息或感知不太清晰的视觉信息,导致其视觉经验的缺失或不完整,难以形成或不能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象第一节视觉障碍儿童心理治疗概述视觉障碍儿童遵循明眼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明眼儿童相比,视障儿童在个体心理发展上具有迟滞性,在心理发展上也存在因视觉障碍而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一、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对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1)难以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象,知觉的恒常性与理解性发展相对缓慢;•(2)有意、无意注意加强;记忆完整性缺乏;想象丰富;•(3)内部动机活动减弱,理解易出现片面性•2、对个性的影响•(1)气质方面:粘液质&抑郁质为主,多血质&胆汁质少•(2)能力方面:听觉分辨&触觉>明眼儿童;应变/定向行走/操作能力差•(3)兴趣方面:对听触觉方面更感兴趣,兴趣广度窄但很稳定•(4)性格方面:对他人自私、漠不关心、孤僻;对学习认真踏实;意志方面不果断,缺乏自我判断力,敏感二、视障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1(一)情绪不稳定2(二)学习不专心3(三)暴力行为4(四)畏缩、害羞5(五)逆反心理及反抗行为(一)情绪不稳定•视障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烦躁,情绪变化较快,经常感到紧张,对别人不信任,多疑•不稳定(41%pk29%)、紧张(27%)、敏感(47%)1“以耳代目”的感知途径,使其获取的信息不完整,从而容易产生对外界的误解,引起情绪波动2明眼人的行为、社会环境也可能是视障儿童情绪波动的诱因情绪不稳定原因:1.大脑机能偏差2.生活没有规律,极端偏食3.对刺激有过度反应4.视障引起不安全感5.人际关系不良6.在学习过程中经受挫折7.社会适应不良8.语言发展不良1根据对视障儿童失明心理适应期的了解和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课程2对于情绪问题较为严重的视障儿童,在普通教学之外,增加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途径:对策:(1)音乐疗法在唱歌教学中提高审美理解力和表现力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在欣赏教学中提高审美想象力(2)游戏疗法1.给视障儿童玩的时间提供安全的活动场地提供合适的玩具游戏中的治疗(二)学习不专心1、注意力存在缺陷对策:(1)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训练和心理咨询等(2)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药物。一般认为服用中枢神经刺激药物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药物所引起的失眠或食欲减退等副作用。2、外部环境的干扰视障儿童由于受视觉缺陷的影响,比较容易受外部环境刺激的干扰。对策:(1)应尽量减少学习环境中多余的视觉和听觉刺激;(2)教育教学时的指示语要简单明了,易被领会理解,对视障儿童的反应要做出及时明确的反馈。•3、独立行走能力差•视障儿童一般独立行走能力较差,容易导致生性不好动、懒散、缺乏学习动机和热情,碰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对策:•教师和家长就要为视障儿童提供生活和学习中的榜样,并尽可能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降低学习难度,提供学习成功的方法。•4、不良的家庭环境•父母不和或离异极易造成儿童的心灵创伤,影响其学习;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严厉和苛刻,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对策:教师和家长应进行积极沟通,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儿童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对学业的关注程度。•5、吸引教师注意•有的视障儿童表面上不专注,只是为了吸引教师对其行为的注意。•对策:教师要在教学情境之外,可与儿童保持一定接触,满足其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但在教学情境中,对视障儿童有意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则不要给予回应。•6、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视障儿童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不知道要学成什么样。•对策:教师要帮助其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其了解学习目标或降低目标的达成度,使儿童能体验成就感,同时对儿童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