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同学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3、仿照诗歌写一段话。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学难点: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1、老师这儿有一段不说话的电影,同学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注:多媒体展示:电闪雷鸣、公鸡打鸣、黄叶纷落、燕子低飞、腊梅花开……一幅幅出示后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2、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画面,其实画面上,天气、动物、植物告诉给我们的信息也是语言(板书:“语言”)这些都是谁的语言?(补充板书:“大自然的”)。3、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小诗写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二)师生共创研读小诗1、下边我就把这首小诗写在屏幕上,出示小诗第二节①谁能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评议:听明白了什么?②提问:你肯定白云飘得高高的,明天就一定是个晴天吗?谁发现过?那请发现这种现象的同学肯定地给大家读一读这两句。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语言多着哪?你们快看(大屏幕展示蚂蚁搬家)看着这副画面,结合一旁的提示词,仿照上一小节,你们能帮我写出第二小节吗?自由尝试,根据汇报出示①指导朗读,同桌互读②男女生比一比ƒ学生贴板书3、动物中可不是只有蚂蚁会说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的还在下边,(出示第四节)谁喜欢读这一节?水中的蝌蚪像什么?(逗点),你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在说什么吗?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自然都会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小朋友们留心过吗?请看屏幕(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图片)停留在大雁南飞的图片,根据上一节和提示补充第五节,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齐读第五节,“省略号”指的是什么?把四、五小节连起来读一读。4、刚才这几个小节中所说的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只要留心观察的同学有是也会发现,下边再说的可能我们就不多见了,出示第六节①这种大自然的语言你们明白吗?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年轮是怎么回事?用手指在空中画一画行吗?(树木的横断面上长着一圈一圈的就是年轮,只要数一数有几圈,我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几岁了。)②其实不光是年轮,我们平常吃的鱼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语言。那我考考大家,请听题:大自然写在鱼身上的语言是什么?③请马上根据提示把这一小节补充完整。④那现在请大家想想:怎样把我们明白的这两种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给那些不知道的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由练,指名读。⑤刚才我们所了解的这六种大自然的语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么说?可是它们还算不上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语言,最神奇的在第八小节中呢?快来看!(板书:第八小节)。a.在读这一小节中,你想知道一些什么知识?想堤出一些什么问题?b.交流(视学情而定,可能有知道“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同学,就利用差异互相学习)。c.自然界这么神奇的语言你们都读明白了。大声地朗读给老师听一听吧。5、①读了这七个小节,关于大自然的语言,你想说点什么?②所以今后大家千万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③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些语言,为什么?④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要说(师板书:生猜读)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⑤——离开课文,用上“只有……才……”你还能说句话吗?(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现在这首小诗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诵一遍,好吗?①听大家朗诵,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大自然这是在用什么跟我们说话?②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不信大家读读下边的这些气象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你能根据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段吗?(可以回家去先观察,有所发现后再写也行)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课《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高晴天蚂蚁搬家下雨水中蝌蚪春天来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