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品论文浅谈思想品德活动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新邵县大新乡中心校刘新琛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设置,是展示思想品德课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窗口”。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课形式,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思想品德活动课,加强了实践教学的要求,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在活动课中,撞击学生创新的火花思想品德活动课,要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心,创造机会,使学生成为活动课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讨论、去探索、去活动,就必须充分挖掘创新因素,精巧设计创新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铺设创新桥梁,从而撞击学生创新的火花。1、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思想品德活动课,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巧妙创设创新情景,充分挖掘创新因素,精心营造创新气氛。每一次活动课,要抓住一个或若干个创新点,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例如,在讲“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活动情景:电视台策划拍一节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创意,在班上交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再如,在讲“爱护公共财物”的相关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活动情景: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间征集“保护公共财物”的标语,请学生设计几则。教学中诸如此类的创新情景的设置,创新平台的提供,极易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2、诱发学生创新的感悟点思想品德活动课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活动课的要求和目的去搜集、整理、分析材料。这些材料是与知识相通的、紧密相联的。要引导学生去把握材料,展开联想,迁移知识,融会贯通。例如,“要求学生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收集典型事例,说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结合图文资料,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这些活动过程中,提供或搜集的各种数据、图表、资料,都是学生创新的切入点和感悟点。3、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在活动课中,我们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寻求、分析、讨论,让他们独立去思考问题,处理新信息,提出新设想,锻炼新品质。如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本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就建设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还写出了倡议书。这样的活动课,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架设创新的桥梁1高速发展的社会,源源不断的信息,对新形势、新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活动课中,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架设好桥梁。例如,学生根据其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就“教育优先发展”的话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学生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许多相关的资料,他们的观点、看法会产生差异。教师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他们的不同意见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正确引导,架设好创新的桥梁,求同存异,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动课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学会合作;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创造。活动课的最大特点是融创新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促进创新。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课的重心是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是“静听”,而是“活动”,是“参与”。教师不再是演讲者,而是指导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的微观环节上,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通过在学习活动中主体角色的体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表达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别能力。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例如,“环保小组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