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不包括以下哪项?A.公私交叉的悖论B.新潮与保守的悖论C.传播与接受的悖论D.自主与控制的悖论2、在20世纪(),世界各国开始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A.40年代B.50年代C.70年代D.90年代3.信息概念大概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A.10年代B.20年代C.30年代D.40年代4.互联网实际上最早是发源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建立的军事通信网络。A.二战以后B.一战以后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5.()是越来越多的科学是由数据来驱动,甚至是网络化的科学。A.第二范式B.第三范式C.第四范式D.第五范式6.20世纪()以后,互联网逐渐走向社会化。A.80年代B.60年代C.40年代D.20年代7.()是和“二八原则”相对应的一种效应。A.霍桑效应B.螃蟹效应C.口红效应D.长尾效应8.针对()的悖论,在隐私设置上,我们应该要有更深的安排。A.自主与控制B.公私交叉C.传播与接受D.新潮与保守9.针对()的悖论,我们应该更好地反省物质主义、市场化文化的弊端,要避免陷入商业的算计之中。A.自主与控制B.公私交叉C.传播与接受D.新潮与保守10.段伟文老师提出对于网络数据,可以引入()的概念。A.继承权B.垄断权C.遗忘权D.复制权11.数据痕迹能够反映人的()。A.想法B.意向C.意图D.心事12.针对自主与控制的悖论,我们应该怎么做?A.反省物质主义、市场化文化的弊端B.避免陷入商业的算计之中C.在现实生活中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D.避免生活过于被网络碎片化1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网络新媒体给每个人赋予了一些权利B.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没有网络就不成为媒介的时代C.在网络新媒体的时代,互联网是社交网络的延伸D.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新媒体的时代14.对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注意力经济与生产型消费B.维基经济学与商品界限的模糊化C.基于创造性劳动的加速积累与集中化D.共享经济15.大数据的社会认知的哲学反思包括哪些方面?A.控制与意向B.揣测与隐秘C.交互与自反D.虚拟与实显16.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有哪些?A.新潮与保守的悖论B.传播与接受的悖论C.自主与控制的悖论D.公私交叉的悖论17.关于数字痕迹或者信息痕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具有持久性B.具有可复制性C.有放大的作用D.在网上是可以随意被搜索的18.()整合在一起,现在已经进入到网络新媒体的时代。A.网络传播B.大众传播C.人际传播D.空气传播1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实际上更多的作用是在于引导B.对整个社会要有一个良性的引导机制,而不是进行定性C.在引导上,要充分重视每一个主体自己的想法或者意向D.基于大数据的预测一定是准确的20.关于网络空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网络空间是人的想法空间B.网络空间具有连接作用C.网络空间具有反映主体意向性的作用D.网络空间是一个跟人的意愿、意向、意图相关的空间21.段伟文老师提出对于网络数据,可以引入遗忘权的概念。正确22.互联网企业应该有一种企业的伦理,要把用户、公众的福利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正确23.第四范式是越来越多的科学是由数据来驱动,甚至是网络化的科学。正确24.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整合在一起,现在已经进入到网络新媒体的时代。正确25.20世纪80年代以后,互联网逐渐走向社会化。正确26.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让用户的需求信息很容易获得,尤其是通过网络来传播,这样可以建立一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或者消除供给与需求矛盾的所谓无国差的市场经济。正确27.在大数据时代,商品界限已经模糊化。正确28.所谓的大数据其实就是对主体意向的一种揣测。正确29.数据痕迹能够反映人的想法、意向、意图,能够折射人的心事,换句话说,可以在技术上对一个人进行数据画像。正确30.信息概念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