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对“差生”进行教育和转化涡阳县新兴学区大曹小学刘莲花英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贪玩是他们的成长之路的一道风景和必经地。贪玩的孩子任性难管理,对待学习漠然处之,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平平;加上现在的网络科技这么发达,有些同学玩起来就更加难以管理,于是这些好动爱玩的同学往往就成了所谓的“差生”。这些孩子也成了我们当老师的一大难题和心病。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些孩子,让他们重新绽放属于他们的阳光和自信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有效地经验和做法,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如下:一、尊重“差生”教育孩子,我们首先要有爱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特别是,所谓的“差生”我们更不能袖手旁观或者排斥她们,一定要认真分析他们的形成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意味着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爱,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爱是和风细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差生”更是如此。因此,创建一个爱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差生”进步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武断的打断那些“差生”的发言,不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机会;甚至,随心所欲的批评他们,认为他们的错误发言是扰乱课堂秩序,这其实是对他们极不尊重的表现;对待他们缺乏足够大爱心和耐心,丝毫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对立,进一步加重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于“差生”的转化工作。因此,我们每一个老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对“差生”都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我们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只有用心感受,用真心对待我们的每一位所谓的“差生”,用爱去关心、教育、尊重他们,给每一位“差生”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对老师好感和信任,才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二、赏识“差生”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空间,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之人。要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闪光点,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虽然有些学生比较调皮,上课喜欢开小差,但是他们很勤劳,班级里要有事,他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的;有些学生语文不行,但是他的数学是很棒的,思维灵活,反映敏捷;即使有些学生的文化知识比较差,但是他的体育技能方面比别的人好……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是看我们怎么看待整个事实,以及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对于“差生”们,我经常会针对他们的表现,时不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一下,让其他同学们肯定他们,甚至我还让差生担任组长等,让他们有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多方面的观察和评价我们的学生,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鼓励、引导他们往更好的方面发展,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三、关爱“差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一出生开始,人的一生就从那呀呀学语开始,当你迈出第一步,命运之神就将时刻眷顾着我们,我们是人,而非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正确看待一个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和好与坏,同样,也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作为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我们的受教育者,用我们的博爱感化他们,用我们的耐心引导他们,相信他们,不久的将来,他们都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