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八里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导学案编号:审核人:日期: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好()良()加油()课题:《李寄》【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结合课本注释翻译课文。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3.学习李寄不为凶暴、敢于斗争的大智大勇,提高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难点:学习李寄不为凶暴、敢于斗争的大智大勇,提高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学法指导】朗读,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探究问题。自学案一、资料助读(一)干宝简介干宝(?―336),字令升,新蔡(现在属河南)人。少勤学,博学多才。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后,召为佐著作郎。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因平定叛乱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上疏建言宜备史官,乃命干宝兼领国史,后辟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等官。卒年约近五十。干宝是东晋著名的文史学家,著述颇丰。所著《晋纪》20卷(已佚),时称“良史”。此外还有《易》、《礼》和《春秋左氏传》的注、论,《干子》、《百志诗》等多种,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记》为东晋以来志怪小说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为明人胡应麟所辑,已非原貌。中华书局版今人江绍楹校注本较好。据作者自序,干宝写作此书的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但书中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细致生动,情节也较完整,故事虽多神异怪诞,想象却瑰丽奇幻。(二)关于《搜神记》《搜神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神话小说集。《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二、识记下列生字词啗()吞啮()咋()诣()石()髑髅()咤()愍()斫()三、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一)通假字1、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2、甚可哀愍3、先将数石米餈(二)古今异义1、长七八丈,大十馀围2、都尉令长,并共患之(三)词类活用怀剑,将犬(四)重点句式1、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2、汝曹怯弱,为蛇所食探究案四、互动释疑,学习课文1、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蛇?面对这样的情况,村民们和当地政府是怎么做的?2、李寄为什么要去斩蛇?李寄是不是真如她所说的,是去喂蛇呢?五、人物评价1、轻声读课文。注意:斩蛇前,她事先准备了什么东西?用“△”标出来。2、在斩蛇的过程中,李寄事先准备的东西都派上用场了吗?她是怎么做的,把描写李寄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3、李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她和区寄有什么异同?检测案六、练习巩固(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谕啖吞啮之咋蛇犬囷斫踊髑髅诧异叱咤哪吒(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2.八月朝祭()3.父母不听()4.虽有如无()5.徒费衣食()6.寄自潜行()7.怀剑,将犬()8.先将数石米糍()9.汝曹怯弱()10.聘寄女为后()11.非聘唐打猎,不能除此患()12.头大如囷()(三)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特殊句式,请写在句后1.祭以牛羊2.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四)下列句子不属于侧面烘托李寄的是()A.都尉令长,并共患之。B.土俗常惧。C.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D.寄便放犬,犬就啮咋。课文参考译文: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