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3、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注意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度。教学资源:量角器、剪刀、正方形和长方形、各类三角形若干、计算器等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三角形)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三角形,请问它有几个内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二、活动尝试,师生探究。1、我们曾经测量过每块三角尺的3个内角,它们各是多少度,你还记得吗?指名学生指着三角尺的内角说一说。2、我们算一算每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和分别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两块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度)3、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其他任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也都是180度呢?4、自己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分别量出3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3个内角的和。(操作验证)5、同桌交流,看看你能发现什么?6、在同学们测量内角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误差,这很正常!为此我们还有一种办法来验证我们先前的猜想。指导学生用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再做一次。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刚好拼成一个平角。也就是说,三角性的内角和是180度。三、巩固应用。1、“试一试”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又已知其中的两个内角,要求算一算第三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3的度数,与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2、“想想做做”第1题。算一算每个三角形的第3个内角,再量一量。3、“想想做做”第2题。(1)先让学生指一指拼成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是哪3个角。(2)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3)师总结: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3、“想想做做”第3题。可以按照图示的顺序一边操作一边求出相应图形的内角和。5、“想想做做”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求直角三角形一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个锐角的度数,用90度减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比较简便。6、“想想做做”第6题。引导学生反过来推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直角,结果会怎样?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钝角呢?7、教学思考题先让学生计算填表,再根据结果分析、探索其中的规律,初步体会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四、总结质疑。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们通过撕和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角,这种转化方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应用。五、课外延伸。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2页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并且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教学资源: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纸若干;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能来说说你收获到了哪些知识吗?对,我们将三角形按照“角”的特点分成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知道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些都是研究的三角形“角”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三条边。二、师生探究。1、让学生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个三角形(①、②、③),量一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看看会有什么发现?2、指名交流。揭示:像这样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这两条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等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