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不同形态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D.以上均不对2.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A.劳动的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劳动的报酬D.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格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4.个别资本家追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A.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提高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C.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5•资本的本质是()。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劳动力的货币c.购买商品的货币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能够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B.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C.能够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D.能保存资本的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以上均不对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自由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A.从100%增加到150%C.从100%增加到250%12.资本总公式是()A.G—W—GB.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B.从100%增加到200%D.从100%增加到300%C.W—G—、获取绝对剩余价值、获取劳动力价值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18.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获取相对剩余价值、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具体劳动D.物化劳动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A.由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的多少决定的B.由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C.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D.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的10.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A.名义工资B.实际工资C.计时工资D.计件工资11.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19.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20.资本从本质上说是()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A.采用先进技术B.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D.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2.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剩余价值量的多少C.工人工资的高低D.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23.资本的最初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A.厂房、设备B.原材料C.劳动力D.货币24.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c+cB.c+v+mC.v+mD.c+m25.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工资变化的趋势是()A.上升B.下降C.与名义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D.与实际工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是()。A.用来扩大生产规模的货币B.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D.不断增值无休止地运动E.—个历史范畴2•剩余价值的产生()。A.既不在流通中,又不能不在流通中B.既不在流通中,也不在生产领域中C.是在生产过程中,流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D.是在资本家省吃俭用的消费过程中E.是在流通中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