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港南区八塘镇中心学校李敏连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3页例1。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基于此,我在课堂的开始就从妈妈和小红到书店购买新书入手,出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乘的顺序以及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教学准备课件、用来计算的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呈现一幅妈妈和小红去书店买书的情境图:1.师:如果妈妈买2本,要付多少钱?买10本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本24×2=48(元)10本24×10=240(元)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口算)3.师:妈妈买了1套(1套12本),一共要付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12本48+240=288(元)师:为什么48元加上240元就是12本要付的钱?指名说说。(因为48元是2本要付的钱,240元是10本要付的钱,2本加上10本就是12本,所以就用48+240=288)4.揭示课题师:像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计算方式清晰的表示出来——笔算。(板书:笔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竖式:24×12=24×12这是一道笔算两位数乘⋯⋯的算式?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在“笔算”后面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由复习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新知识,为学习算法和算理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每本24元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1.探究算法(1)教师用纸板把竖式中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说起笔算乘法,我们以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谁来说说“24×2”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248我们用“24×2=48”是算出了什么?(2本要付的钱)(2)联系导入新课时用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接着我们要求的是⋯⋯?(10本付的钱)每本书24元,10本要多少钱?下面我们应该用什么乘什么?乘得的结果又是多少?这结果在竖式里怎样表示出来?(3)学生自己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把竖式补充完整,教师巡视,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24×1248(4)展示有代表性的做法,全班交流,明确算理算法。重点理解:①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24”个位上的“4”所得的“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24②“288”怎样得来?(48加上240)×12③为什么要用48加上240?48小组讨论后,再指名说说。24(5)课件演示计算顺序及过程。2882.总结计算方法(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2)学习课本第63页例1:书上的内容你明不明白,不明白的就提出来。使学生明确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个位上的“0”为什么不写。24×1248240⋯⋯(个位的0不写)288(3)教师小结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三、巩固练习1.把乘得的结果放在正确位置上。1321×21×321342“6”放在哪个位置?“3”放在哪个位置?2.想一想空格里应填几?231421×13×22×34692884363做完之后让学生说说“14×22”中每一步都是用“14×2”,为什么第一步是28,第二步是280?3.列竖式计算。12×3244×21(1)学生独立计算。(2)展示做法,指名说说怎样算。(3)同桌互批。4.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224×12×1164243224962424【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