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契丹族汉族党项族10世纪初960年11世纪前期阿保机赵匡胤元昊上京东京兴庆女真族12世纪初期阿骨打会宁汉族1127年赵构临安一.复习旧知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表现。二、学习目标3.重、难点:(1)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2)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三、自主学习学习步骤:1.把空格内容在课本上找出并划线(独立)。2.完成后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核对)。3.记住所完成的划线内容。4.合上书本进行对子互问。5.接受老师挑战。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1)南方_____较少,相对稳定。(2)中原人南迁,带去___________,增加劳动人手。(3)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业发展。2.表现:农业(1)北宋从越南引进_______,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2)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_____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4)_____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园。战乱先进的技术占城稻苏州、湖州棉花茶树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_____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2.棉织业:兴起于_______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3.制瓷业:(1)南宋时,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2)浙江哥窑烧制的___________,给人以别致美感。(3)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___________造船业发达。蜀地海南岛江南冰裂纹瓷器景德镇广州、泉州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1)最大的是_____和杭州。(2)南宋都城_____人口多达百万。(3)有早市和夜市。2.海外贸易:(1)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_______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3.纸币产生:(1)概况:_____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经济重心南移1.时间: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_____最后完成。2.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____地区。开封临安广州阿拉伯市舶司北宋交子南宋东南哥窑冰裂纹碗景德镇瓷器玉荷瓶(景德镇瓷器)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孩儿枕3.南方商业的繁荣货郎图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安定。(2)经济因素: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3)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好,适宜农业发展。(4)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四、小组合作讨论五、本课小结1.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B六、巩固练习2.某班历史课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①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62.9%②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C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A探究主题经济重心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自东汉末年以来,由于战乱等因素,北方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发生转移。阅读下列材料:【沉舟侧畔千帆过——重心转移】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南宋《陆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