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积累活动经验的点滴做法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闵震苑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总体目标之中,已经明确把“双基”发展成“四基”,即在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上,增加了“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要通过教学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增加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话题,已有许多专家和教授对其内涵、组成、教育意义和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读,已经形成了很多的资料,同时我们数学老师也在积极学习理论和实践探索。自己以这次发言为契机,深入学习,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认真学习了新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等书籍,仔细查阅了《小学数学教学网》等网络上相关资料,并反思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适当的整理、总结,拟定了《浅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这个题目,来和大家共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在教学中有所帮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专业术语,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学习的点滴过程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教学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下面我们一起先学习一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相关知识。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意义为什么要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就应该让学生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知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真正实施新课程的需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符合数学学习的实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数学活动经验”的含义1、首先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是研究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主要是统计关系)的。2、其次是“经验的”,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数学经验是数学的感性认识,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3、再次是“活动的”,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我们所理解的“数学活动经验”所指的“活动”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是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操作探究活动。4、“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都冠以“基本”,称作“四基”。5、“数学活动经验”,我们一般可以这样理解其意义: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三、“数学活动经验”的特征数学活动经验不像数学事实那样“看得见、摸得着”,要既清楚又较为简单地界定数学活动经验实际上相当困难,我们认为,数学活动经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主体性。由于经验的接受不可能像接受事物那样即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主体必须处于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完成经验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境或者生活实际中,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才能形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