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自查报告与“第一书记”管理自查报告汇编“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自查报告一、加强领导,制定创建方案“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工作启动后,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成立了执行小组,为“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的创建提供了组织保障。村委会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在强化领导、硬件建设、软件整理、加强宣传、细化举措上下功夫,制定了推动村庄环境治理的村规民约,环境管理工作制度,村民文明、卫生公约。二、广泛宣传,动员全民参加村委会运用广播、版报、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在村民中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提倡良好的文明行为方式和卫生习惯,使广阔村民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并定期根据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解决。三、加强治理,提升村庄品位(一)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投入260万元建成4.5公里环村水泥路,村庄道路清洁,公共场所无乱停、乱放、乱晒、乱堆现象。并在公路沿线配套安装安全设施。二是对2口山坪塘进行了整治、4口水池进行了维修改造。(二)完成风貌整治。补助40万元对核心区农户的房屋立面进行了风貌整治,共粉刷墙体8600余平方米,对低效林进行了改造、美化、亮化率达到80%。(三)进展致富产业。我村流转土地560亩,引进业主进展中药材300亩,新栽植桑树260亩,建现代化蚕棚3500平方米,农民人均第1页共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增收9900元。四、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落实“五有”,我们成立了清扫队伍,落实了经费保障;建设垃圾收集池8口;制定了村民规民约;落实了再生资源收集点。五、存在的困难与不足1、各社进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仍然滞后。2、群众意识还有待提升,五乱现象时有发生。3、村规民约落实欠到位。第2页共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书记”管理自查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我镇根据县委要求,对选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换届后,我们一是积极做好第一书记对接工作。根据镇党委统一安排,对新调整的“第一书记”在包村领导的陪同下,迅速进入角色。二是积极开展“第一书记”村情调研活动。新调整的“第一书记”为准确掌握村情民意,通过与村干部、群众开座谈会、走访等,利用一周左右时间,将各村组织建设、基层维稳、经济进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各村“干什么、怎么干”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二)明确任务,促进进展。围绕第一书记主要任务、工作职责,本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展,具体落实了“五个一”工作目标:即建强一个班子,进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亮点,引进一个项目,确保一方稳定。通过“第一书记”的到来,各村工作思路更加明确,进展目标更加清楚。镇泡尔湾村是贫困村,新任“第一书记”到位后,为加快泡尔湾村摘去贫困村的帽子,泡尔湾村“第一书记”扎根村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改善*泡尔湾村群众的生活现状。(三)优化机制,科学管理。为了确保第一书记制度的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我们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领导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第一书记”工作的考核、督查、典型推介。二是联络协调机制。镇包村领导和选派到村担任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一起,对在村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加强协调,共商解决办法。三是督查考评机制。建立督查制度,并围绕“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制定了考评细则,根据《细则》每季度要求“第一书记”书面对镇党委汇报工作。二、主要成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加快作风转变。“第一书记”到村以后,畅通了民意表达机制,加强了机关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与沟通,尤其是群众与区直单位的沟通,密切了干群关系。“第一书记”在工作中热心接待来访群众,真情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察实情、做实事、求实效,工作水平普遍提高,有效促进了作风转变。(二)加强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深化农户掌握了解村情,做出了公开承诺,完善了“第一书记”工作台账。从培育进展党员、培育后备村干部入手,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完善基础设施。“第一书记”调整以后,积极为所任职村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