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刘雪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知道本区以黑种人为主,初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2.知道本区以黑种人为主,初步了解本区文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区大量的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初步了解本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学习重点、难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发展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请同学说说你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象?(视频导入激发兴趣)第一站:初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读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和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探究位置、地形和河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得出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的分布特点。)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1.说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2.找出三大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著名大盆地:刚果盆地,说出本区的地形特征。3.找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非洲最大的河流——刚果河。4.回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及分布规律。第二站:黑种人的故乡读书本60到62页,探究黑种人的故乡。(学生看图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1.从世界范围看,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个洲?2.为什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种人为主?3.黑种人有什么体貌特征?可以适应什么样的自然环境?第三站:快速发展的经读“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探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发展。(学生读图分析,合作交流,归纳)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析图能力。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主要出口的商品是什么?进口的商品是什么?2.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有什么差别?价格有什么差异?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带来哪些弊端?课堂小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课堂练习1、海洋(湾):①②③④2、岛屿C3、河流:IE4、地形:AF5、本区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地形以为主,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气候。6、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