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1、背景、基本特点2、代表人物及作品二、浪漫主义美术1815—30年代1、背景、基本特点2、代表人物及作品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1、背景、基本特点2、代表人物及作品四、印象画派19世纪60年代起1、背景、基本特点2、代表人物作品3、后期印象画派五、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以来1、背景、基本特点2、代表人物作品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特点:(1)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2)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代表人物: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法)安格尔《泉》(法)一新古典主义美术《马拉之死》大卫(法)《拿破仑加冕》大卫(法)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出现了浪漫主义美术。特点:(1)注重人的感情,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2)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不满现实,追求幻想,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重色彩轻素描。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法)二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洛瓦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重视色彩和主观感情,喜欢激动人心的事件作题材。《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希奥岛的屠杀》《自由领导着人民》《但丁小舟》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背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特点: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代表人物:米勒(法)列宾(俄)三现实主义美术《播种者》这是一个深沉有力的劳动者的形象。身躯高大的农民身著红衫蓝裤,在田野上播种。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法)法国米勒《拾穗者》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所以在此画第一次展出后,立刻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费加罗报》惊呼:“在这三个突出于阴沉天空之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长矛和1793年的断头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俄)背景:19世纪60年代起,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特点: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四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早期:莫奈(法)后期:梵高(荷兰)塞尚(法)日出﹒印象莫奈(法)莫奈《睡莲》静物1999年,以6050万美元卖出。塞尚(法)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文森特·凡高(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凡·高的疯病(有人称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梵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向日葵梵高(荷兰)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