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课余活动-(2)VIP免费

三课余活动-(2)_第1页
1/2
三课余活动-(2)_第2页
2/2
《体育与健康》现场展示课评选评价依据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杨国均一.教学理念与顶层设计思想1.新课程标准:贯彻《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教学中以运动技能学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体能。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关注安全措施,关注学生的运动负荷。2.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基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3.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该模式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学习评价的运用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教学中的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三个要素。二.教学理念与顶层设计思想的运用1.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建一定的场景(或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比赛中学习动作技术,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并提醒。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动作技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即“有意而为,无意而成,真水无香,教育无痕”。摒弃以往单纯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回纠正动作、教师再示范讲解、学生再练习展示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即灌入式教学。2.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要求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摒弃以往教师教,学生跟着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即被动式学习。3.教与学的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关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体能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关注教学中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关注课堂小结学生知识、技能学习的信息反馈。4.教学特点和亮点(1)教学常规要求: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少等多练。(2)课前导入:巧妙、新颖、激趣。(3)准备活动的安排:课前导入为学生思想上做好准备;一般性准备活动为学生生理做好准备;专门性准备活动(辅助练习)为学生学习主教材作铺垫。(4)动作技术学习环节的场景设置: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比赛中体验学习技能。(5)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中巧妙运用生活常识、自然规律与现象、科学知识等解决难点。(6)合理的安全具体措施:安排见习生、充分的准备活动、正确使用器材、正确的帮助与保护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语言适时提醒、设置警示标志等。(7)教材的挖掘与器材的运用:教材挖掘的深度、器材的一物多用、一物巧用。(8)体能练习内容的安排:合理、多样、趣味(9)放松环节的设计: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10)教学评价:适时、适度、有效(11)教师的教师素质:语言精炼、准确、清楚、激情、亲和力;动作示范标准、漂亮、干练;课堂站位合理适当;精神饱满抖擞;形象阳光、活力向上;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时间的精准把握与合理分配。(12)场地的合理运用;队形有序合理调动。5.教学评价指标(1)学生(单个学生)练习密度50%以上(2)运动平均心率男生130次左右每分钟、女生125次左右每分钟(3)运动技能学习时间20分钟左右(4)学生体能练习8—10分钟左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课余活动-(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