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2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2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9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2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9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2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9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9.2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新人教版【高考题组】1.(2014·全国卷Ⅰ·T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选B。“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1953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粮、棉、油等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供给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粮食供需矛盾,我国实行了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这种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实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业的发展,故选B。2.(2014·全国卷Ⅱ·T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选C。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3年后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恢复经济,而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故A不正确。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与农村的政权建设无关,也没涉及农民的进城问题,故B、D不正确。由题干中“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信息,结合“过渡时期”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可知当时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故C正确。3.(2014·天津文综·T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解析】选B。A到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B1952年是我国“一五”计划的酝酿时期,从调整内容来看,侧重于工业建设等方面,这显然是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培养专门的人才正确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不应从高校抓起,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D对高校院系调整是在全国范围展开的,不仅仅是在天津排除4.(2015·福建文综·T18)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以判断:A所说的“过渡时期”应该以1949年到1956年为区间,图示年份显然不符,故A的“始终”之说缺乏依据;B的“均高于”不符合1953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C的说法不符合“一五”计划最后一年的实际情况;只有D的说法正确指出了“大跃进”运动产生的消极影响。【拓展延伸】“大跃进”形成的原因(1)国际环境压力和国内形势的变化;(2)摆脱苏联束缚,走自己的路与自身建设经验的不足;(3)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4)国家政治体制中存在某些弊端。5.(2014·北京文综·T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解析】选C。材料中的组织名称是“合作社”而不是“人民公社”,由此可知A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分田到户,农民自主经营,而不是单干变互助,小组变大组,B错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将分散的个体农民,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制,故C正确。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排除。6.(2013·安徽文综·T17)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选D。A、B只是寿命延长和教育发展原因之一;C表述不准确,当时社会主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2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