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六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第1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六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第1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六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第1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六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第1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5
第1讲1840~1894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腐朽统治潜伏民族危机1《南京条约》体现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2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观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4太平天国运动对清财政的冲击5太平天国运动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广东广州二模)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解析:D从材料看,这些所谓的“规银”实际上就是贿赂官员的银子,说明鸦片走私猖獗与政治腐败有很大关系,D项正确,B项错误。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错误。2.(2018·北京四中一模)晚清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该规定()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反映了英国贸易逆差得到扭转C.表明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D.体现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体现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D项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A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正常的中英贸易,英国仍然是逆差,B项错误。材料没有中国海关管理的信息,C项错误。【新知生成】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西关系开始突破中国传统“华夷秩序”的格局,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开始了与西方列强新的对接:在对外认识与观念上,传统的地理中心观与传统的中国文明中心观开始发生转变,传统的华夷观念也逐渐松动;在对外体制上,改变了旧的外交文书体制,废除了公行制度,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体制;在外交方略上,逐步确立了“力持和局”的对外方针与“诚信守约”的对外原则。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清廷的特殊国情;当清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A.西方挑战清廷统治的合法性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国家的平等地位解析:D材料体现了清朝传统与西方近代外交礼仪的冲突,“见皇帝需要磕头”表明,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不承认西方国家的平等地位,D项正确。4.(2018·山东德州一模)洪秀全借用夏商时期中国人曾经崇拜过“上帝”的宗教观念,来论证上帝本来就是华人的唯一真神。还将“耶和华”的“华”与中华的“华”等同视之。自己则是上帝次子下凡,现实生活中代表上帝。其目的是()A.融合东西方文化B.希冀得到西方列强支持C.为反清获取历史依据D.借以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解析:D洪秀全融合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有两层:第一、借助神权获取权威性,第二、借助传统文化获取在中国的话语权,D项正确。融合东西文化就是材料的内容,不是“目的”,A项错误。给上帝穿上中国的长衫其着眼点在于中国,不在于列强,B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5.(2018·广东珠海质检)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库银数量(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咸丰元年(1851)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解析:A材料显示1851~1853年,库存和新收银数不断减少,1853年特别突出,这是因为这一年太平军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导致清朝应收税银大量减少,A项正确。清朝大规模借款是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错误。政府投资开办工厂属于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C项错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不一定造成税银减少,D项错误。6.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六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第1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