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应用电磁感应图象问题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学综合问题热身练习1、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框边长为0.2m,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在磁场以10T/s的变化率增强时,线框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A.Uab=0.1VB.Uab=-0.1VC.Uab=0.2VD.Uab=-0.2V2、如图9-3-2所示,MN、PQ是间距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M、P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有效阻值为R2的金属导线ab垂直导轨放置,并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是则(不计导轨电阻)()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P→R→MB.a、b两点间的电压为BLvC.a端电势比b端高D.外力F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发出的焦耳热3、如右图所示,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其电阻为R,现使线框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匀速穿过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整个过程中ab、cd两边始终保持与磁场边界平行.令线框的cd边刚好与磁场左边界重合时,t=0,U0=BLv.在下图中,关于线框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随线框cd边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热身练习1、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框边长为0.2m,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在磁场以10T/s的变化率增强时,线框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A.Uab=0.1VB.Uab=-0.1VC.Uab=0.2VD.Uab=-0.2VBErR2、如图9-3-2所示,MN、PQ是间距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M、P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有效阻值为R2的金属导线ab垂直导轨放置,并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是则(不计导轨电阻)()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P→R→MB.a、b两点间的电压为BLvC.a端电势比b端高D.外力F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发出的焦耳热CEr3、如右图所示,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其电阻为R,现使线框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匀速穿过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整个过程中ab、cd两边始终保持与磁场边界平行.令线框的cd边刚好与磁场左边界重合时,t=0,U0=BLv.在下图中,关于线框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随线框cd边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C1.内电路和外电路(1)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都相当于。(2)该部分导体的电阻或线圈的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其余部分是。(3)外电路中,电流从电势流向电势;电源内部,电流从电势流向电势2.电源电动势和路端电压(1)电动势:E=Blv或E=。(2)路端电压:U=IR=。[基础梳理]电源内阻外电路nΔΦΔtE-Ir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应用高低低高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应用1.对电磁感应电源的理解(1)电源的正、负极可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定。(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可由E=Blv或E=nΔΦΔt求得。2.对电磁感应电路的理解(1)在电磁感应电路中,相当于电源的部分把其他形式的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电能。(2)“电源”两端的电压为路端电压,而不是感应电动势,除非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例1]如图9-3-7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固定在匀强磁场中,ab是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导线,ac和bc的电阻可不计,ac长度为L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一段长度为L2,电阻为R2的均匀导体棒MN架在导线框上,开始时紧靠ac,然后沿ab方向以恒定速度v向b端滑动,滑动中始终与ac平行并与导线框保持良好接触,当MN滑过的距离为L3时,导线ac中的电流为多大?方向如何?[答案]2BLv5R由a流向cr=R/3acMPb解决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三步曲定电源画电路找关系例2(2012浙江高考22分)为了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闪烁”装置。如图所示,自行车后轮由半径r1=5.0×10-2m的金属内圈、半径r2=0.40m的金属外圈和绝缘幅条构成。后轮的内、外圈之间等间隔地接有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的中间均串联有一电阻值为R的小灯泡。在支架上装有磁铁,形成了磁感应强度B=0.10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磁场,其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张角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