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基础达标】1.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这表明()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周代在继承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而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强调贵贱有序。所以C符合题意。而A错误,嫡长子继承并非继承商代的制度,根据“以弟及为主”,可知D错误。而B在材料中无所体现。综上,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千金难买美女一笑,周幽王有权就是任性。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火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东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幽王荒淫无道D.分封制下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系逆向选择题。从材料“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诸侯悉至”中可以看出B、C、D三项,都有所体现(如为博一笑而烽隧大鼓,反映了幽王荒淫无道),只有A项反映不出来。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3.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ABC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皇帝制度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封建皇权至高无上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汉政治制度·皇帝制5.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北宋“三冗”问题是指“冗官”“冗兵”和“冗费”。结合相关史实及所给的选项可知,出现这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官僚机构和军事体系的庞大、战争费用高。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与“三冗”无必然联系。此题应选D项。6.下图反映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治机构。图示中,皇帝之下是六部,说明六部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此种制度是在明朝时期出现。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唐朝时期,皇帝之下是三省六部。宋朝时期皇帝之下有参知政事等,清朝时期,皇帝之下是军机处。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专制政体的演变·明代中枢机构【能力提升】1.(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生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