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与条件:(1)基本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重新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策动军阀混战,扩大在华利益→“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中共要求国共合作:“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只有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3)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地欢迎国共合作: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4)共产国际推动国共合作:共产国际指示中共同国民党合作;并建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同中共合作。2.合作方针的制定——中共“三大”时地——1923年,广州;内容——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确定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评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促进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召开时间:1924年初;地点:广州;主要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2)主要内容:●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明确反帝;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帝的个人与团体,均享有民权;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的意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召开的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以后,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南方举起国民革命旗帜:◎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从此国共共同领导国民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胆批军事人才。(条件——中共和苏联的帮助;领导——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特点:把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地位。)(2)北方革命形势高涨:冯玉祥北京政变→孙文发表北上宣言→国民会议运动开展◎冯玉祥北京政变——受南方革命影响的进步事件背景——○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冯玉祥受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又因吴佩孚克扣其军饷同吴佩孚矛盾激化;○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在前线失败。经过——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宣布脱离直系军阀,把部队改名为中华民国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结果——政权落入段祺瑞手中。◎孙中山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召集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国民会议运动蓬勃开展——为支持孙中山的北上宣言,全国开展了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统治,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国民会议运动。(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起因:1925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日英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经过:●上海人民反帝斗争——在中共领导下,上海出现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运动,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具有反帝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帝国主义实行高压政策,上海总商会单独退出罢市,后来民族资产阶级也退出统一战线;为保存实力,在帝国主义承认工会合法权利、增加工资、抚恤死伤工人和学生等条件下,同年秋工人停止罢工。●省港大罢工——目的: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领导机构:省港罢工委员会;特点:香港、广州工人联合罢工;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特点: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上海发展到全国;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意义: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