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汉字识与写的启蒙重任,也同样要以传承汉语言文化为己任。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探究,增强文化底蕴,充分发掘汉字中的文化内涵,并且通过现状分析,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把汉字的功底夯实打牢,为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能力中注入汉字文化的优秀基因和动力,接过汉语言文化的传承火炬前行。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一、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师生现状首先是教师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重视持久性不够。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句、段、篇的分析,而忽视识字与写字教学。特别到了第二学段,许多教师很少安排写字的环节,认为在课堂是指导学生写字是浪费时间,就布置学生课后去写。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突然增大,这就导致学生只求及时完成作业而无暇顾及书写质量。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就默认这一作业现状。正是上述原因,一些认真写字的学生因为缺乏应有的关注而逐渐懈怠,一些渴望拥有一手好字的学生也因此放弃了努力,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养成认真、仔细、专心书写的习惯。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不当。如:因形害义、重音轻义、只求字理、脱离学生的认知等,最终导致识字与写字教学枯燥乏味,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学生却听得云遮雾罩,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失去兴趣。第三是急功近利,只抓特长生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整体的提高。以培养书法精英为目标,而对大部分学生的写字指导流于形式。二、正确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衡量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抓实了,就能推动听说读写的训练,促进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识字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所以识字过程也是学生观察、归纳、比较的过程,同时促进了观察力、记忆力等思维能力的发展以识记字形为例,学生利用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来分析合体字时,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不但便于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加快识字的速度,而且能够培1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再有,学生对字义的掌握,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一义到多义,从已知到未知,从理解到运用,这都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二)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1)写字教学可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传统。汉字凝聚着先辈前贤的智慧,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的工具,而且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笔墨之中散发着形象之美和思想光芒。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写字教育,从中汲取书法文化的营养,假以时日,传承书法艺术的学生会越来越多。(2)写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做人的品质。郭沫若曾说:“养成书写的好习惯,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课标要求学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态度和做事习惯,推而广之可以培养他们行为端正、品行端正、处世为人堂堂正正的品质。唐代敢于笔谏皇帝的书法家柳公权的名言“心正则笔正”便是有力之证。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一)识字教学的策略1、运用汉字表意性,让学生理解着内涵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性的文字,汉字形义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可以把识字建立在对汉字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形索义,探求汉字的字本义,并加深对词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教学“武”字之前,先学“止”和“戈”这两个象形字,通过古文字字形知道“止”表示脚,有行走的意思,“戈”为古代的一种兵器,合二为一的“武”表示一个人手持兵器在行走、巡逻,所以“武”字的本义为威武、英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所以词义上可引申为战争、武力等意思。同时,通过字形演变规律,可告诉学生“戈”字中的一撇位移到左上角变成一横,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写“武”字时误加一撇。2、运用汉字部件单位,让学生有规律地识字。汉字由笔画和部件的构成。汉字数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