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中学(语文)导学案年级:初二设计:陈永涛审核:王云霞时间:2010-9七律长征一、目标引领1.理解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及关键词饱含的感情。2.了解毛泽东生平事迹和长征的背景。3.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破解难点:律诗的文体知识三、学法引领思想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自主学习1情境导入:由长征的历史背景导入:先让学生发言,然后老师总结: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2律诗常识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根据字数,律诗可以分为: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律诗根据句数,律诗可以分为: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3播放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4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七律(lǜ)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云崖(yá)岷山(mín)5学生齐读课文。6说说全诗的大意.学程之二自主探究(熟读课文,先独立完成下列思考题)1、远征难体现在哪几件事上,从中可以看出红军怎样的精神?2、面对远征中的艰难,红军战士持什么样态度,从中可以看出红军战士还有怎样的精神?第1页共2页紫琅中学(语文)导学案年级:初二设计:陈永涛审核:王云霞时间:2010-93、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诗中有何作用?4、结合修辞手法,赏析颈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互动生成组内讨论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组将讨论的成果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展示学程之三当堂背诵,看谁背诵的快。巩固提高巩固性作业:抄写并背诵诗文完成练习册发展性作业:完成《长征组歌》两首的导学案预习部分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