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点、热点、难点解析第三专题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知识整合一、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1.中华民族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主要内容显著特点先秦华夏族产生,并与戎、匈奴、东胡、越、夷等族相互交融。中华大地出现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民族构成的起始阶段和剧烈变动时期,出现统一国家的趋势秦汉秦朝开创中国第一个封建大统一的时代,统一越族,统治西南,击退匈奴。两汉的巩固、统一:与匈奴的和战,西域、西南夷归属及与汉族交流,统辖“百越”民族构成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蜀吴两国改善同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国家分裂但孕育统一因素隋唐打败东、西突厥,管理西北地区;回鹘的兴衰与维吾尔族、裕固族;靺鞨地区划入唐朝版图;南诏的崛起及其首领被册封;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友好交往疆域辽阔,民族构成较为稳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发展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各民族政权的对立,民族问战争与交往并存;宋辽、宋夏、宋金的和战;各民族政权的概况与互相攻灭;完朝疆域空前广阔,确立对西藏、琉球的管民族政权对峙,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促进统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世界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我国就居住着56个民族。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民族间必然存在各种形式的关系。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问题。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与演变;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战争冲突与民族融合;中国近现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政策;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世界近现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意等国的统一问题;美国内战;世界上重大的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元辖,中外各族杂居融合,回族形成;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元时已被视为“汉人”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发展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最终奠定辽阔版图的基础,各民族之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关系。加强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改土归流”;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民族构成基本稳定下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国家和民族框架基本定型2.几个主要少数民族政权的简况名称起止时间建立民族创建者都城灭亡情况北魏386~534年鲜卑族拓跋珪平城—洛阳因分裂而亡辽916~1125年契丹族阿保机上京被金所灭西夏1038~1227年党项族元昊兴庆被蒙古所灭金lll5~1234年女真族阿骨打会宁—中都被蒙古所灭元朝1271~1368年蒙古族忽必烈大都被红巾军推翻后金1616~163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赫图阿拉—沈阳后改国号为清清1636~1912年女真族(满洲)皇太极沈阳—北京被辛亥革命推翻3.我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称谓单于大汗(汗)可汗王都督赞普皇帝民族或民族政权匈奴蒙古(蒙古汗国)、女真(后金)突厥、回纥南诏靺鞨吐蕃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蒙古(元)、满洲(清)4.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朝代主要内容特别提示秦朝①东南:统一越族。②西南:统治西南地区。③北方:击退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④在边疆设置数个郡级地方统治机构管理、开发与融合并举两汉①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及其意义;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②西南夷:汉武帝在此设郡;东汉时,西南夷重新并人汉朝版图。③百越:汉武帝时在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采取和亲政策唐朝①突厥:俘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辖。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③回鹘: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