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检测(二)中国近现代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乐山三模)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解析:选B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2.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你认为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是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使农民起义成功,原来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也会蜕变成新的地主阶级的皇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史实可以印证,他们只可能改朝换代而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制度,故A项正确。3.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1840年前1894年商品值其中国内销售商品值其中国内销售茶叶1414.061184.014784.61467.01棉花1146.791146.792437.261701.13粮食15533.3015533.3037250.0037054.20——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A.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B.中国商品日益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商品国际份额激增D.工业革命引领中国经济增长解析:选B按题干数据,与1840年前相比,1894年三样商品国内销售值上升幅度均小于商品值上升幅度,也就意味着国外销售值在较快增长,故B项正确。4.近代实业救国的领袖张謇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A.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B.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工商业解析:选A材料第一句话说明农业与工商业存在经济活动的先后但是没有轻重之分,第二句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农业支持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反映了新时代民族资本家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思考,故A项正确。5.(2016·石家庄二模)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年代钢生铁煤锰矿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解析:选D钢、生铁、煤、锰矿开采产量的不断增长显示了国民政府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故D项正确。6.(2016·宜宾三模)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解析:选A根据材料东南汉族大员签订“东南互保”而不尊皇命,反映中央权力衰微地方权力增大,故A项正确;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衰微导致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不能代表整个汉族,故C项错误;外交事务属于国家间的交往,东南各省与列强的协议不在外交范围内,故D项错误。7.(2017·合肥一模)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说:“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这表明孙中山()A.认为改革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选择B.反对中国将来走共和之路C.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体D.借助进化论思想宣传革命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其主张暴力革命,流血斗争,实现民主共和,所以其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