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1840~1894年间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苏州、无锡等四市二模)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且英军只擅长海战不会陆战,预料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种认识根源于()A.对英贸易的优势B.八旗军队的强悍C.闭关自守的国策D.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选C。清朝官员的认识体现了其愚昧无知,这种情况是由长期的闭关锁国造成的,故选C项;“对英贸易的优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八旗军队的强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中英贸易的相互依赖性,排除D项。2.(2020·德州一模)183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提出,清政府“在思想上极为愚蠢而且在道德上极为堕落,梦想他们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完全不了解国际法的原理和实践,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该言论旨在()A.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B.联合欧美列强威胁中国C.向中国要求平等权利D.指责晚清政府保守落后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可知,该言论是对清朝政府的一种批判和污蔑,旨在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联合欧美列强威胁中国,排除B项;根据材料“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可知,英国并不是向中国要求平等权利,排除C项;“指责晚清政府保守落后”只是表面意思,最终的目的是为要侵略中国寻找借口,排除D项。3.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说明耆英()A.找到了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B.看清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C.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D.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耆英认识到了中国民众没有民族意识、中国武器落后等问题,即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故选C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中耆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故A项错误;材料是从中国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社会性质变化,故D项错误。4.(2020·北京石景山区一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主权逐步丧失,如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内河航运权、使馆界及驻兵区域权等。下列条约与司法主权丧失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选B。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的规定使清政府丧失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故选B项;《南京条约》的内容主要是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与司法主权无关,排除A项;《天津条约》的内容主要是赔款、增开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未涉及司法主权的破坏,排除C项;《辛丑条约》体现的是列强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未对中国司法主权进行割让,排除D项。5.(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解析:选B。依所学知识可知,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依所学知识可知,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而清政府官员“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其没有主权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强调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6.(2020·郴州一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