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十八中学语文组教学设计课题《赤壁赋》(第二课时)主备人宗伟审核人备课时间教师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文文言基础知识2、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过程与方法:诵读吟咏法讨论鉴赏法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文文言基础知识难点: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自学提纲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研学指导(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6、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教师个案导学备注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何厌之有检验导学案课堂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