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主要内容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角度核心素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2)宗法制2017课标Ⅰ,24,4分以西周分封诸侯为背景材料,考查分封制的影响家国情怀★★☆2016课标Ⅲ,24,4分青铜器铭文内容折射的历史价值家国情怀先秦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铁犁牛耕;小农经济;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出现(2)青铜器;铁器出现(3)商人出现;城市和商业;重农抑商政策2018课标Ⅲ,24,4分墓葬考古发现折射文明发展史料实证★☆☆2017课标Ⅱ,24,4分图文结合考查春秋时期的商业发展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015课标Ⅰ,24,4分用原始史料考查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影响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百家争鸣”及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2)《石氏星表》;夏小正2018课标Ⅰ,24,4分以《墨子》一书中记载的科技成就为背景材料,考查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家国情怀史料实证★☆☆2017课标Ⅲ,24,4分图文结合考查汉字演变的原因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甲骨文;金文;帛画(4)《诗经》;2015课标Ⅱ,24,4分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折射的实质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分析解读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奠基时期,课标全国卷关于此时期的命题一直不吝笔墨,尤其是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态势日趋明显,如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史记》中文献的历史解释,《墨子》中记载的科技成就体现家国情怀等等,均在2018年课标全国卷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这一趋势在高考中将会延续。复习本单元要重视文本阅读,加强对宗法分封制、小农经济、百家争鸣、先秦时期科技发展和文学成就的认识,深刻理解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真题典例】【破考点】【单元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先秦时期,即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政治方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其中以分封制、宗法制最为重要,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巩固王权为目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经济方面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延绵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经历了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其制约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活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与之相适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考点集训】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6江苏单科,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答案D2.(2018河南八市二测,1)从迁移的路线来看,西周时姬姓与姜姓封国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地方,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统治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D.推动了西周政权的建立答案C3.(2018河北“名校联盟”一测,1)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器物等,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礼乐制度日益受各诸侯的冲击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答案C4.(2018湖北八校一联,24)《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答案B5.(2017河南濮阳一模,24)春秋战国之际,“士庶合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