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见宋江》教案主备课张建春【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与《水浒传》的相关内容。2、欣赏体验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4、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查阅《水浒传》及相关情节人物的资料。2、准备《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和视频资料。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2、搜集有关《水浒传》的信息。【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及《水浒传》相关内容。2.学习个性化的语言及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一学1、导入新课听唱《好汉歌》板书课题:李逵见宋江《李逵见宋江》选自《水浒传》第38回,原题为: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2、认识作者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一般认为是钱塘(杭州)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他的作品还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等小说和《风云会》等杂剧。3、走近作品了解《水浒传》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对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刻提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上至皇帝和高逑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大小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二、过一过1、识记生字词赍(jī):携带。冒渎(màodú):冒犯。酒肆(sì):酒楼叵耐(pǒ):可恨,可恶。赦宥(yòu):宽赦掳(lǔ):掳,抢夺。恁(nèn)么:如此,这样。耿直(gěng):正直,直率。。肴馔(yáozhuàn):宴席上的比较丰盛的菜和饭仗义疏财:主持正义,不看重钱财,形容为了正义肯拿出钱财帮助别人。2、弄清小说的三要素。(便于有目标地学习文本)三、读一读读课文知情节第一部分(①-②):宋江凭吴用之信和戴宗见面第二部分(③-④):李逵和宋江的初次见面。第三部分(⑤):李逵借宋江钱去赌,赖账打人。第四部分(⑥-⑧):宋江三人到浔阳江边喝酒。四、议一议分析李逵的形象1、全文中有哪些词语提到李逵的性格特点?明确:如无礼、粗卤、直、耿直、忠直、心粗胆大、仗义、村(粗俗、粗野)等。从中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忠、直、粗。2、课文哪一段集中介绍李逵?﹙第4段﹚①学生齐读,初识李逵2②教师补充介绍李逵,丰富李逵的形象,增加学生对主要人物的认识,帮助更进一步理解课文。③播放视频(增加学生对李逵的视觉认识,进一步认识主要人物)3、课文中,宋江是怎么评价李逵的?“我看这人倒是个忠直汉子。”4、李逵的“忠”表现在哪里?(学生依据课文回答)明确:忠,忠信侠义。①一是对自己所崇敬之人的赤诚之心,想好好宴请他一回。②二是好打抱不平,好打强的,不欺凌弱者③三是他平时最赌直,这也是讲信守,讲信义的表现。5、李逵的“直”表现在哪里?(学生依据课文回答)明确:直,主要是爽直天真①一是心直口快。②二是天真的个性。特别是到后面说:“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和欢天喜地、手舞足蹈下拜的情景,如小孩子一样、天真。③三是爽快。几次写到他要用大碗喝酒,而不用小杯,这也表现了他是痛快之人,并不顾忌别人反应(如戴宗说他这样喝酒“好村”)。6、戴宗是怎么评价李逵的?(学生依据文本回答)“粗鲁”、“这厮本事是有,只是心粗胆大不好。”明确:粗,主要是粗鲁使性。这方面缺点较多,如粗心、粗俗、粗野、鲁莽、蛮横、不礼貌、使性用气、贪酒好赌喜斗等7、小结“黑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