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检测评估1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江西上饶重点中学联考]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1862~1917年部分贸易数据情况。据此可知()A.中国近代工业艰难发展B.中国国际贸易良性增长C.中国改变贸易逆差态势D.中国经济畸形有所改变解析:据材料“1862~1917年部分贸易数据情况”,可知我国进口总额不断增加,出口工业总额逐步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至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故选A项;据材料,我国进口额远远超过出口额,说明我国贸易逆差严重,排除B项;据上表可知,我国贸易逆差严重,排除C项;依据所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排除D项。答案:A2.[2020·福建泉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1920年后,中国的棉花进口量猛增开始由出超转为入超。1931年棉花进口量高达465万担,入超值达1.52亿关两。从1922年开始,粮食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1923~1927年间粮食入超量年均3842万担。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B.一战后列强加紧了资本输出C.中国的外贸由出超转为入超D.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解析:根据材料,粮食与棉花都由出超变为入超,说明国内棉花加工产业与粮食加工产业都有一定的发展,故选A项;一战后列强加紧资本输出,国内民族工业萧条,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棉花与粮食不能代表整个外贸状况,这种说法以偏概全,排除C项;关税主权是指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答案:A3.1922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这一现象反映了()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B.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削弱D.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可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据材料“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得出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削弱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虽然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B4.1925年6月,永利碱厂创办人、大实业家范旭东通过上海英文《大陆报》发表题为《请看英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披露工业用盐收税案的经过,揭露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侵犯主权、摧残我国工业的情况,在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材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官僚资本的阻碍D.民族资本主义在技术领域受制于人解析: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摧残中国工业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打压,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英国资本家在工业用盐税收方面打压民族工业,而非技术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A5.[2020·潍坊市模拟]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A.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B.国共对峙日趋缓和C.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D.工业布局逐步合理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关系,故B项错误;出于国防的需要,联系所学,与日本侵华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与工业布局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6.[2020·河北承德联校高三检测]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