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31练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训练目标]1.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生产组织的重大变化、重大社会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小题精练1.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解散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C.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D.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2.(2016·扬州高三10月调研)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A.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B.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C.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D.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3.(2016·南京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4.(2016·宿迁高三摸底)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5.(2017·江苏百校高三质量分析联考)“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这一变化反映出()A.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B.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C.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D.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6.(2016·江苏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7.19世纪70年代,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B.整体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8.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大题优练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解决严重污染环境的烟气问题上,英国议会也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早在1843年,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1874年又颁布了第二个碱业法;1906年,又再一次颁布制碱法。与此同时,议会也通过了控制烟气污染的其他法律。由于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1953年议会通过了更为全面和系列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大气清洁法》。该法律规定,禁止排放黑烟,包括烟囱、汽车等;防止煤烟,对排放煤烟的设备,要安装除尘和除硫设备等。——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材料二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1)据材料一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指出英国出现严重烟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英镑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获得这一地位的经济原因。答案精析1.D[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