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溪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月考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西周建立后,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推行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并形成了历代的皇帝制度,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A.权力高度集中B.浓厚的部族色彩C.秦始皇非常勤政D.严格的等级制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4岁)妾一大哥(25岁)妾二二哥(22岁)A.大哥B.二哥C.三哥D.四哥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皇帝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的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和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9.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龙生龙,凤生凤”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的中朝制度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C.东汉尚书台D.秦朝郡县制12.设立和废除丞相制的两位皇帝分别是()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雍正帝C.唐太宗、明太祖D.唐太宗、明成祖13《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福建的是()A.广州、上海B.厦门、宁波C.泉州、福州D.厦门、福州14、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5.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削弱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16.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17、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B.宗法制的实施C.郡县制的确立D.科举制的完善“皇帝”18.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9、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御史台20、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今天的福建省的地域范围在元朝时归属下列哪一行省管辖A.江西行省B.湖广行省C.浙江行省D.江浙行省22.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