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启东中学期中)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导学号:16380176】A.食物长时间放置后变质腐败B.燃烧液化石油气为炒菜提供热量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解析】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吸附作用。【答案】C2.实验室用软锰矿(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B.可用一张白纸放到集气瓶后,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C.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D.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解析】该实验中不能用长颈漏斗,氯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A不正确;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要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C不正确;氯气属于有毒气体,不可在讲台上直接制取,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D不正确。【答案】B3.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16380177】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海水中含有镁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D.目前工业上直接由海水提取I2【解析】蒸发过程为物理变化;海水中的镁元素为化合态,得到单质镁为化学变化;虽然海水中碘的总藏量很大,但由于其浓度很低,目前工业上并不直接由海水提取I2。【答案】A4.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故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故B错误;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阴离子进行分类的,故C错误。【答案】D5.(2016·唐山高一检测)在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比为()【导学号:16380178】A.1∶2B.2∶1C.1∶1D.3∶2【解析】由反应可知被氧化的硫原子生成K2SO3,被还原的硫原子生成了K2S,由反应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2可得。【答案】A6.(2016·绍兴高一检测)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H+、Mg2+、SO、Cl-、NO等离子。经检测废水呈明显的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组合是()A.H+、K+、NOB.K+、NO、SOC.H+、Mg2+D.K+、Mg2+、SO、Cl-【解析】因为废水呈明显的碱性,故一定含OH-,而H+、Mg2+能分别与OH-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镁,故选C。【答案】C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导学号:16380179】A.硫酸铁中加入少量氨水:Fe3++3OH-===Fe(OH)3↓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H2↑+Cl2↑+2OH-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H+===CO2↑+H2OD.将铝投入CuSO4溶液中:Al+Cu2+===Cu+Al3+【解析】A中由于氨水部分电离,要写成分子式,不正确;C中CaCO3难溶,不能拆;D中电子得失不守恒且两端电荷不守恒。【答案】B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以制得金属镁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MgO是碱性氧化物D.1molMg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2molH2【解析】1molMg与足量盐酸反应,只生成1molH2。【答案】D9.(2016·宿迁高一检测)某溶液中只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NO、K+和M离子,经测定Fe3+、NO、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导学号:16380180】A.Cl-B.SOC.Ca2+D.Na+【解析】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的电荷大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所以M离子为阴离子,由电荷守恒可列出:2Fe3++1K+===5NO+1M,得M为负二价离子。【答案】B10.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2.3g钠与97.7g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4%B.钠跟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了金属铜C.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两种溶质D.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与其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相同【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