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考点定位】(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考查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重点考查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发展地、辩证地看待中央集权制的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突出考查中央官制(内外朝、三省六部制等)、监察制度(刺史、御史台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地方行政制度(路府州县、行省制)等。(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注意了解内阁设立的背景、军机处设置的实质。【名师点击】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知识网络】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2)商朝: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3)周朝:分封制(含义、目的、特点、作用)宗法制(含义、目的、特点、作用)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一)建立:秦朝(背景、内容、巩固措施、影响)(二)加强与完善:汉、唐、宋、元(三)强化:明、清【考点详解】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商朝政治制度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2、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控制支配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1)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2)外服,方国管辖的地区3、特点:(1)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2)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神权: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帮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特点:①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②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分封对象多元化;④层层分封。(4)作用:①通过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贵州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5)遭到破坏:①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主要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本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3、礼乐制度: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高考典例:01.(2015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D【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