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表明()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冷战”局面已经形成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2.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B.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3.“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A.占领德国B.建立北约C.实施马歇尔计划D.提出杜鲁门主义4.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如图所示标签。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5.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和日本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6.2016年是朝鲜战争结束63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爆发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之后B.实质上是华约与北约的较量C.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热战”D.导致朝鲜半岛分裂7.据报道,韩国近期已向中国方面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遗骸、遗物等。回顾历史,下列关于朝鲜战争说法正确的有()①最初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一场内战②美国组成“联合国军”横加干涉③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结束④是“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热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8.1963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设立了专门热线,以确保危急时刻两个超级大国的首脑能够迅速沟通,同年两国同意禁止在大气层中进行核实验。以下对美苏这些做法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①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②缓和了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③动摇了美苏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④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A.②B.①②C.③④D.①②④9.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肯尼斯·沃兹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文中不可能涉及的史实是()A.德国的分裂B.朝鲜战争的爆发C.欧共体成立D.北约、华约的成立10.下图漫画完成于1986年。漫画中站台上的数字是各方的购买力(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指数。其中,鹰寓指美国,相扑者寓指日本,一群小人寓指欧共体。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A.美国发展新经济巩固了国力B.日本已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C.欧洲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D.美、欧、日三方支配了世界经济11.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12.20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C.谋求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地位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3.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